坐如尸、立如斋“坐如尸视貌正立如斋谓(立如在)祭祀时”(《礼
坐如尸、立如斋:“坐如尸,视貌正。立如斋,谓(立如在)祭祀时。”(《礼记·曲礼》) 理义之说我心:语见“理义之说我心,犹刍豢之说我口。”(《孟子·告子上》) 洽浃(qià jiā):广博,融洽,贯通。子仁问:“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’朱子解释为‘学是效先觉之所为’,怎么样?”阳明说:“学是学去人欲,存天理。从事于去人欲,存天理的学问,自然要向先觉求教,要考索古训,也自然会下许多问辨思索、存省克治
坐如尸、立如斋:“坐如尸,视貌正。立如斋,谓(立如在)祭祀时。”(《礼记·曲礼》)
理义之说我心:语见“理义之说我心,犹刍豢之说我口。”(《孟子·告子上》)
洽浃(qià jiā):广博,融洽,贯通。子仁问:“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’朱子解释为‘学是效先觉之所为’,怎么样?”
阳明说:“学是学去人欲,存天理。从事于去人欲,存天理的学问,自然要向先觉求教,要考索古训,也自然会下许多问辨思索、存省克治的工夫,然而也不过是要去掉此心中的人欲,存养此心中的天理。若说‘效先觉之所为’,也只是学中的一件事,也是一味求之于外。‘时习’的意思,如‘坐如尸’,不是专门练习坐,而是在坐时修习此心;如‘立如斋’,不是练习站立,而是在站时修习此心。‘说’是指理义之悦我心,人心本来是喜欢理义的,譬如目本来喜欢看形色,耳朵本来喜欢听声,只是被人欲所蒙蔽,才有不喜欢。如果人欲日益减少,理义日渐贯通,怎么会不喜欢呢?”
79/112
国英问 :『曾子三省虽切 2 ,恐是未闻「一贯」时工夫 3 。』
先生曰:『「一贯」是夫子见曾子未得用功之要,故告之。学者果能忠恕上用功,岂不是「一贯」?「一」如树之根本,「贯」如树之枝叶,未种根,何枝叶之可得?「体用一源」 4 ,体未立,用安从生!谓「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,但未知其体之一」 5 ,此恐未尽。』
国英姓陈,其他不详。
延伸阅读:
- 理性的看待降薪和失业[图]
- 代替领导去开会需要注意些什么?[图]
- 市场营销是干什么的[图]
- 年末加个薪是名正言顺的?未必![图]
- 「劳动法规」三方协议是什么?[图]
- vj是什么职业[图]
- 项目副经理职责有哪些[图]
- 直播带货行业发展趋势,究竟是怎样的?[图]
- 巴戟天治疗药物饮食偏误详细[图]
- 淡豆丰到底能告诉我怎么选择淡豆丰吗?[图]